第485章六国竞内政_白马啸三国
笔趣阁 > 白马啸三国 > 第485章六国竞内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85章六国竞内政

  无弹窗,更新快,免费阅读!

  汉献帝刘协退位,曹操登基称帝,建立了魏国。从此之后,大汉便宣告灭亡了。而整个天下,六国并立,南北各三分。

  北方是西凉国,新汉国和魏国,南方是南汉国,蜀汉国和吴国。

  六国之中,新汉最为强盛,其余五国为了自保,结成联盟,与新汉相对抗。

  如今天下的形势,被人戏称为五虎拒雄狮。魏国,吴国,西凉国,南汉,蜀汉等五国,仿佛五只猛虎,张牙舞爪,但是新汉雄武皇帝,却如雄狮般窥伺者五国,岿然不惧。

  双方实力相近,谁也不敢贸然发动战争,因此只是对峙着,而在内政方面,却都是大力发展,看谁的速度快,看谁先强大起来,谁先败落下去。

  而要想强大,最重要的是人口,经历了黄巾之乱,诸侯混战,中原人口减员很大。但是新汉雄武皇帝未

  雨绸缪,早在十几年前,便将许多中原流民和黄巾的降兵、家眷等迁往幽州和并州的北部一带,利用那里充足的土地资源,发展军屯和民屯,而在中原稳定下来之后,又将大量的人口慢慢迁回,至此,他所统治下的百姓数量,已经达到四百余万,几乎是其他,五大诸侯国的总和。

  新汉雄武皇帝丁伟明白,天下大乱时,各国的实力,比拼的虽然是兵力,但他的甚而是内政,最重要是人口。在以前的历史中,直到公元221年左右才形成鼎足三分之势,因为那时,整个大汉天下人口,仅三百余万,曹魏最多也只有一百五十余万,刘备的益州,经过几次大战之后不足八十万,而孙权的江东六郡合起来,也不足百万。因为黄巾之乱时死的人太多了,而且都是青壮年,致使几十年人口都无法恢复。

  后来司马懿能够统一三国,是因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,北方人口数量剧增,那时已经达到四百余万,但是南方的吴国和蜀汉,人口总和依旧不足二百万,已经无法,与北方司马氏相抗衡了。

  丁伟由于准备得早,中原人口和北方人口比以前历史中要多很多,因此他的实力稳稳的压着其余五国。

  而五国如今也都意识到人口的重要性,可是一个孩子要长大,他需要时间,想在几年之内提高人口数量是不可能的,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。

  于是诸葛亮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南中,与南蛮王建交,让南中的人口可以到益州,给他们划分了地方,分封的土地,同时借鉴了新汉的屯田政策,也开始了军屯和民屯。

  刘表接受了丞相蒯良的意见,说降了交州的士燮,增大了版图和人口,而在交州又发现了一些铁矿,使兵器和铠甲的制造有了更加充足的原料。

  江东前几年就平定了山越,如今也收到了成果,许多山越人慢慢被汉化,让江东的人口也增加了不少。

  西凉国韩遂与羌人开始接触,给他们一些权力,让羌人慢慢的和汉人融合。

  羌人虽然也属于外族,但是他与匈奴和鲜卑不同。匈奴和鲜卑天生便有掠夺的本质,时时刻刻想着能够

  进入中原。但是羌人不同,他们很早就和汉人通婚,马腾的一位夫人便是羌人,因此上说,马超也有羌人的血统。所以西凉国在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羌人的政策之后,羌人便从敦煌一带慢慢的向回迁,使凉州的人口数量也得到了回升。

  人口问题基本解决之后,五国又发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。那就是有才华的士子和世家子弟都偷偷的向洛阳而去。

  针对这个问题,军师联盟的三位首脑,诸葛亮,蒯良和司马懿又一次齐聚襄阳,商讨对策。

  “洛阳纸和新书,对读书人的诱惑太大,长此下去,用不了几年,我们真的会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啊”诸葛亮谈起此事忧心忡忡,上一次他和蒯良去濮阳,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。可是没想到,最终的结果是,所有的诸侯都称帝,大汉天下,六国并存,而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。

  现在大汉天下共有五个书局,除了第一书局在洛阳之外,其他的四个书局分别在濮阳,襄阳,豫章和成

  都。但是每月新书非常少,当然他们相信,并非是雄武皇帝丁伟不让书局售书,而是新书的制作过程太过复杂,一天恐怕造不了几本。因为雄武皇帝对商业并没有进行控制,即使双方现在水火不容,但是幽州的战马依然可以贩卖到南方,不过所要交换的是粮食而已。

  按理说每个月能有几本新书已经不错了,可是士子们不管这些,他们都是纷纷涌向洛阳,仿佛到了洛阳就一定能买到新书似的。

  “这个问题很难解决,我们不可能不让那些士子和世家子弟去洛阳买新书。”蒯良觉得有些头疼,他们蒯家每月也会派人去洛阳,有时能买到两三本,有时只能买到一本,但是蒯家已经很满意了。

  司马懿也点了点头,他们司马家和蒯家是一样的,而且几乎所有的世家都会这样。但问题是,他们的子弟过去之后,只是将书买回来,其他世家的子弟可就不一定了,有些直接留在洛阳做官。

  “新汉朝廷有一个工部,工部尚书叫马钧,他只是

  匠作出身,但是却官居三品,洛阳纸、新书,以及马军炮,据说都是他研制而成,此人若是在其他地方,最大只是一个作坊的老板,我们不得不佩服新汉皇帝丁伟,确有远见之明。而且更为厉害的是,以后他们有可能制作出杀伤力更大的兵器。”诸葛亮说。

  “孔明,仲达,新汉皇帝在洛阳成立了洛阳书院,招收学子培养官员,已经在为他们十几年之后做打算了。而我们决不能落后,应该马上成立书院,然后将各国的新书集中起来,招收各国的优秀学子,也为我们培养后备力量。”蒯良将他思索了好长时间的结果说了出来,“同时,凡书院出来的优秀学子,不管在哪国为官,品级都比普通人要高,这样或可解决学子外流洛阳的问题。”

  “子柔先生真是妙策,我们马上实施。”诸葛亮听了蒯良的话,高兴的说。

 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,书架与电脑版同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rmpsw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rmpsw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